家风文化将赋予生命更多意义

2023-06-30 08:14:57 来源:封面新闻

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梁中和:

家风文化将赋予生命更多意义


【资料图】

梁中和妻子手绘的温馨家庭图。受访者供图

优良的家风是一个人的底色。近日,由省纪委监委机关、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“天府好家规”征集活动已启动,正面向全省公开征集好家规及背后的故事。

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梁中和和团队开设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,最近火出了圈,内容映照进当下诸多现实话题。日前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梁中和,他从思想史和社会史的角度,聊了聊自己对家风家规和家庭教育的思考。

家庭氛围对成长非常重要

“我出生于一个大家庭,父亲这边有10个兄弟姐妹,母亲这边有8个兄弟姐妹。我是家族中年龄最小的,受到很多长辈的关照,所以小时候从未觉得缺少伙伴,每到寒暑假都会挨家挨户走亲戚串门。在我的记忆中,大家族很有团结力和向心力,很多事情都会互相帮忙。”回忆起童年的家庭往事,梁中和认为,家庭氛围对他的成长非常重要。

学习哲学理论后,梁中和发现,人类的发展非常依靠家庭,婚姻家庭的基础是两性之间的亲和性本能,夫妻之间相互协作抚养后代,符合人类长期以来自然进化的人性结果。

除了在川大哲学系任教,梁中和也会组织一些对社会开放的读书会、观影会,在家庭教育方面做一些培养社会柔性良知的工作。他表示,古人说,“亲亲为大。”亲情是所有爱的源头,“亲亲与爱人”读书会就是针对家庭教育的问题,组织川大老师带着小朋友和家长共读儿童书,提升亲子关系。观影结束后,梁中和会采访小朋友,借此机会让家长听一听孩子的心声,希望能影响家庭教育,软化亲子关系。

父母教育子女时应有边界感

谈及当下年轻人需要重塑家庭观念时,梁中和分享道:“当我们把自己理解成个人,而不是人类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时,我们会把很多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,强调个人空间、追逐个人权益,在乎个人感受,这种倾向会导致很多问题出现。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,每个人都在社会分工中有自己的角色,也能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,但我们不能忽略家庭作用,因为家庭是社会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。”他认为,中国主张亲情和家庭伦理,即使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,人们依旧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,追求共同的价值和意义,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。

现代社会发展中,家庭关系的演变以及网络的推动,对个体化趋势的影响都比较大。在梁中和看来,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需要有边界感,如果父母关怀备至,包办一切,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,那孩子就没有什么空间去承载别的情感。同时,有求必应的父母会影响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,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。

“父母深度参与孩子的生活,随时和孩子保持联系属于越界行为,这会导致孩子失去独立发展的空间。很多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在整个家庭中是绝对的中心,这会让他们形成错误的自我理解,就是整个世界只有自己最重要,天天钻在自己的世界里,遇到问题就容易走不出来。”梁中和说,年轻一代需要走出自我的世界,从而发现生命并不孤单,让生命找到着落。

家风建设对心理防护很重要

在梁中和看来,家庭是人们相互支持的最小单元,如果除开家庭这个单元,人必须直面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繁杂。那心事向谁倾诉?大家就会找网友,一切苦恼和心里话在匿名的状态下,都可以放开聊,但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只是数据条,当个人的情绪不是具体可感的,没有人承托,得不到很好的安抚时,人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会减弱。因此,家风文化的建设对于心理防护非常重要,家长需要关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、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。“重塑家风、重塑家庭经验是中华文化的根基,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家庭文化建设,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广泛认可。”梁中和说,提倡家风建设有助于缓解社会个体化趋势造成的压力,同时减少社会不公现象的出现,激发人们的价值感和信念感,呼应人们心中的良知善念。

谈到教育孩子的理念,梁中和分享道:“我会首先尊重孩子的意愿,从不逼迫他必须上很多补习班,或者必须取得拔尖的学习成绩。我特别强调的是,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,我希望他感受周围人、事物的美好,始终保留良好的共情能力,同时我还会鼓励他建立友谊、与他人合作互助。在我看来,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社会性,让孩子懂得如何利他,如何与他人沟通。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,拥有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。”

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 罗海韵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标签:

上一篇:“高温+高免” 高温能提高免疫力吗 环球快报
下一篇:最后一页